WEEKEND SURPRISES 週末秘境
  • Home
  • About
  • COURSE
  • EVELYN
  • BLOG
    • 2021 週末花藝師的書單推薦
    • 2019 花藝遊學之歐洲散記
  • Contact

【倫敦秘境】植物典藏的華麗饗宴 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

23/9/2019

 
圖片
​1759年皇家植物園成立,宣示大英帝國領導全世界科學發展的決心。隨著日不落國在世界建立殖民地,探險家也帶回許多標本資料,遂使英國在植物學領域獨步全球,皇家植物園更匯集了世間奇花異種,堪稱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學知識庫。250多年來,這座植物學堡壘收藏了海內外的珍貴知識,也留下不少引人深思的故事……
 
這段文字來自博客來網站《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的介紹,讓我毫不猶豫地買了這本書,閱讀間感受到植物世界的新知識。以往,我只喜歡收集植物插畫圖像,例如《植物博物館》就是一本大開本的植物繽紛圖像集,但從未深入的了解植物研究的歷史變遷,透過《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250年來的勾勒,讓我更加好奇想要來參觀這座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圖片
幅員遼闊的植物園前世與今生
在倫敦的日子天氣異常的晴朗,我選了一個好周五-Good Friday(耶穌受難日)來到邱園(Kew Gardens)接受人潮的洗禮,遠離英國生活太久,對於這樣的日子已經缺乏敏感度,但從車站綿延至邱園門口排隊購票的人潮,還以為是要去參觀巴黎的凡爾賽宮了!門口英國人嘲諷的埋怨不絕於耳,插隊互相指責的戲碼也是輪番上演,我一度懷疑人生,到底是來看人間劇場還是植物萬象呢?好在耐心入場之後,占地121公頃的園區足以稀釋這股萬頭鑽動,走遠一點就可以感受到自然,還是可以大口呼吸,這就是邱園的優勢,坐落在泰晤士河畔,一望無際的草毯公園。

​不同於17世紀所建立世界最早的兩家植物園,牛津大學植物園(University of Oxford Botanic Garden)與愛丁堡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al Gardens, Edinburgh),皆是源自於當時植物學家科學研究的藥草園,邱園則是由皇家園林轉變而成,1759年,威爾斯親王腓特烈的遺孀奧古斯塔王妃,派人在所住莊園中建立了一座植物園,這便是邱園的前身,演變至今,邱園收藏了5萬多種植物,占世界七分之一的已知植物物種,擁有20座專業花園,40座歷史建物,依據綱、目、科、屬、種的邏輯,搭配生態條件進行植物的典藏展示,顯示了自維多利亞時代日不落帝國的殖民野心,與當今政府持續支持植物研究的經營成果。
溫室中遇見全世界 也看見臺灣
來到園區最著名的溫帶植物室(Temperate House),是現存的最大的維多利亞時代玻璃鋼結構建築,工業革命的歷史足跡總是不容抹滅地呈現至今,溫室展示依據地理位置分布,南北兩翼為溫帶植物,北為亞洲到澳洲、大平洋島嶼,南為地中海與非洲,中間區域則展示了亞熱帶,還有影響世界的經濟作物等,在這座溫室裡,彷若環遊世界一圈,看盡1666種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植物。
圖片
​當然你也可以在這裡『發現臺灣』!溫室裡展示了臺灣特有種-臺灣肖楠(Taiwan Incense Cedar),為世界珍貴的香木植物之一,台灣肖楠香氣最為內斂溫和,相較於美國、中國與越南種,紋理和質地最為細緻厚實,是肖楠屬之冠。我也是透過這個機緣,在倫敦搜索臺灣,才能更加了解自己土地特有的植物,實在是一個驚喜的收穫!
藝術融入自然 裝置展覽精彩
邱園也經常與藝術家合作將藝術裝置融入植物生態中展示,例如2017年邀請了東倫敦的花卉藝術家Rebecca Louise Law,展出《Life in Death》,展覽總共使用約375,000個乾燥花,歷時六個月完成作品,成千上萬的花卉絢爛吊掛,訴求省思大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今年,邱園與美國當代玻璃藝術家 Dale Chihuly(戴爾.奇胡利)合作,策畫期間限定的特別展《Chihuly: Reflections on Nature》,讓邱園華麗變身成一座露天的當代藝術館:當你踏入草坪,《藍寶石星辰(Sapphire Star)》及《夏日驕陽(Summer Sun)》以冷熱兩種不同意象矗立綠意之中;當你步入到著名的Temperate House,從上懸吊至水中飄浮,作品與植物生態相互輝映,緊扣展覽主題Reflections on Nature;當你步出溫室,還可以看到櫻花林、鬱金香、玻璃裝置上中下相依相存,無論是色彩、材質、位置都在綠意裡做了對比,感受到藝術融入自然的氛圍。
圖片
​然而,邱園的植物典藏實在是看也看不完,陸續參觀了棕櫚室(Palm House)、威爾斯王妃溫室(Princess of Wales conservatory),更抓緊時間享受漫步在草毯上的感受。
​The Hive永續自然的理念在邱園展開
此行最終站是早已下定決心要看Wolfgang Buttress的作品-The Hive (蜂巢),此為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展出的英國館,2016年決定於邱園重現的時候,就十分吸引關注。反觀臺灣,2010年轟動上海世博的臺灣館,天燈的造型雖有幸落腳於新竹,但至今仍營運不善,甫落幕的臺中花博,由豪華朗機工打造地表最大的機械花-聆聽花開的聲音,絢爛褪去過後,是否還能與自然融入的永續展出呢?博覽會這般爭奇鬥艷的產物,往往隨著展期結束消失毀滅,在這倡議永續循環的口號世界裡,這件作品算是少數可以真實展現理念又持續存在的藝術裝置。
圖片
​最重要的是它與邱園環境做了很好的結合,蜿蜒坡道而上的兩側,花朵搖曳與蜜蜂採蜜,完全利用自然生態呈現出作品所警示的問題,裝置底層開始讓人彷如進入蜂巢,聲音來源擷取自即時蜂巢,一千多顆LED燈泡,強弱和頻率設定取樣於蜜蜂彼此的即時溝通,鋁製結構交錯而上,看似抽象確十分具體體現蜜蜂群聚的生活,讓人很容易連結這件作品的意涵,The Hive這件作品,通過藝術、科學、音效和景觀結合,有著多重層次的體驗過程,著實令人喜愛。
 
植物園打造出了植物世界的萬千氣象,若想要持續享受這份清新自然,是否我們都該為大地盡一份心力呢?在這一趟植物與藝術的饗宴之旅後,實在是深有感觸!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Kew Garden
地址:Kew, Richmond, London, TW9 3AE
官網:https://www.kew.org/
 
延伸閱讀:【英倫秘境】跌入愛丁堡皇家植物園 迷戀全世界的花草植物
​

【倫敦秘境】東西倫敦 園藝店大不同

4/9/2019

 
圖片
圖片來源:The Chelsea Gardener官網

漫步在倫敦,現在想想是件很奢侈的事了!回國之後平日就投入專案工作,假日就投入花藝教學,忙碌已經變成日常公式,連定期每周走跳一次內湖花市,也少了份悠閒的氣息,但往往就是需要那種閒適,才能發現街角的驚喜,今天就來介紹東西倫敦的園藝店,兩家都是在城市裡閒逛之時的意外收穫。
圖片來源:The Chelsea Gardener官網

Chelsea Gardener
The Chelsea Gardener坐落於西倫敦切爾西區(Chelsea),是著名的高級住宅區,60年代末期因為像披頭士和滾石樂隊讓切爾西大放異彩,20世紀末因為富人集聚而聲名大噪,乘載歷史到當代的高級時尚,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以及王室成員每年必去的切爾西花展(Chelsea Flower Show),說的就是這裡,世界最富盛名的園藝花卉展每年都吸引了全世界數百名頂級設計師前來參展。
 
每每到倫敦,都不免俗地從斯隆廣場(Sloane Square)往國王路(King’s Road)開始漫步,先轉進去Saatchi Gallery看看當代藝術,再到King’s Road上漫無目的的閒晃,看到Chelsea Old Town Hall之時,轉向 Sydney St就可以看到這間佔地廣大的園藝店-The Chelsea Gardener。​

這家園藝店是1984年由Fenwick家族第二代所開設的,販售戶外家具、庭園造景、植物盆栽、居家裝飾等產品,並提供專業的設計、諮詢、維護等服務。現場分為戶外區與室內區,戶外區有造景陳設,也提供多樣化的園藝盆栽選購,光是走走逛逛就非常容易迷失在花草植物裡,室內區有更多地雜貨擺飾,並提供咖啡餐飲,讓你走累了還可以歇腿,就可以想見它有多大了吧!
圖片
Flower Warehouse
身處東倫敦的Flower Warehouse,是我無意外發現的寶藏,我在一個莫名風大的誇張的周六,去逛了Broadway Market,我對市集真的是沒甚麼印象了,因為風颳的強勁,我一心只想趕快走到Cambridge Heath去搭Overground,在Cambridge Heath Rd.上發現了這家園藝商店。
圖片
​店面以居家盆栽與新鮮切花迎客,最別有洞天的就是裡面藏有一個溫室,放置了更多樣化需要細心照顧的花草植物,讓它們在倫敦這種鬼怪氣候下,也能安安穩穩的美麗成長。不同於西倫敦簡單質感的陳設,這裡就像是親切的社區店,忙進忙出的員工與漫步瀏覽的市民,形成了一個有趣的風景,時不時還可以對老闆提問,專業的服務在東西倫敦也呈現了不同的樣貌。
圖片
店面資訊
​
The Chelsea Gardener
www.chelseagardener.com
125 Sydney St, Chelsea, London SW3 6NR
 
Flower Warehouse
https://www.facebook.com/Flower-Warehouse-846432202095667/
517A Cambridge Heath Rd, London E2 9BU

漫步諾丁山!紫藤花下最幸福的時刻! Notting Hill! Happily Encounter with Wisteria Flowers

17/6/2019

 
圖片
來英國已經錯過了櫻花季,3月的一周好天氣已經把櫻花逼上枝頭又凋落,等4月的時候,我已經看見葉子上櫻花樹稍,但事情總是有好有壞,緊接著的紫藤花,真的是美不勝收!
 
一般來諾丁山(Notting Hill)的遊客,可能是追尋電影新娘百分百,想在休格蘭(Hugh Grant)與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相遇的書店,感受異國的浪漫情調,或是喜歡在波多貝羅市集(Portobello Road Market)裡淘寶,迷失在骨董、古著、美食的環抱,亦或者是來參加一年一度的諾丁山嘉年華(Notting Hill Carnival),但我卻迷戀在這一區的花草,人們種植的花園,以及當季限定的攀藤植物 – 紫藤花(Wisteria)。
圖片
轉角遇見紫藤花
​

出了地鐵站,盲目地跟著觀光客的人潮走,就可以走進市集,不用留心在路線方向,直接印入眼簾的就是轉角的紫藤花牆,閃耀的陽光為它們打上的聚光燈,彷彿它們就是這齣舞台劇的最佳主角。
東洋花卉英倫攀藤
​

紫藤花源於東亞與北美,很難想像遍布中國與日本的花種,如何飄洋過海攀藤在英倫的尋常百姓家,也許是那東洋的風味,讓歐洲人十分喜愛吧!其實不只是諾丁山區,倫敦的街角也蠻容易遇上紫藤花的,大都出現在公寓前的小花園裡,真的是『生活裡的花藝』!而非刻意造景的景觀植物,這點與在台灣賞花不同,台北最著名的紫藤花秘境,就屬位在社子島台北花卉村,或是淡水的子曾咖啡園,若是想要在台北街頭上巧遇紫藤花,這機率不大,這次來到英國真的又再度感受『花草生活的融合』,感受到大眾對於植物園藝的喜愛與生活應用。
春回大地的藍色雨季

像是春回大地撒落的一場藍色雨(Blue Rain)一般,能在倫敦街角不斷遇上,真的是十分幸福!如同紫藤花語所道出的『對你執著,最幸福的時刻』、『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即使到了六月,回到台灣的我,還是對於紫藤花依依不捨,期待下個春季再遇見!
 
延伸閱讀:​Scottish Yellow 在蘇格蘭重新認識黃色

​Weekend Surprises 
週末秘境  
喜歡 Weekend Surprises文章的朋友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與IG,有專文發表的時候會PO文通知喔!

週日限定!500米也要逛很久的哥倫比亞花市 Open Sunday! 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 is not small.

2/6/2019

 
圖片
位於東倫敦的哥倫比亞花市(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一開始是只在周六販售的市集,鑒於當地猶太移民習俗周六為安息日,也為了讓當時倫敦花市柯芬園(Covent Garden)的攤商有多一日可以銷售商品,故政府便將市集的營業時間改為周日,延續至今,雖然新考文特花市(New Covent Garden Market)已移到倫敦西南部的九榆樹(Nine Elms)四十餘年,倫敦花市的營業時間依然保持著哥倫比亞花市為周日,新考文特花市為周一到周六。因此,想要感受最在地東倫敦的周末氛圍,周日來一趟哥倫比亞花市準沒錯!
圖片
圖片來源:​Timeout London

人山人海的花市風景

​Timeout London五顆星推薦,認為哥倫比亞花市為愛花者的天堂(A flower-lover’s paradise in east London),目前已是非常知名的觀光景點,除了在地的倫敦人來買花外,還有不少國際觀光客來朝聖,感受東倫敦的魅力,因此把小小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分不清楚是來賞花還是看人!若是真心想要感受花卉園藝的人,建議可以於早上08:00-10:00前來好好巡禮,想要以划算價格購買花卉的人,則建議14:00-15:00收市前來挖寶,攤商為了避免存貨,往往會減價銷售,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收穫!

雜貨小店更引人入勝

​如果是想要逛逛周遭雜貨、咖啡、文青店的朋友,除了花商僅於周日前來版攤販售外,周圍的店家平日也多有營業,可以利用其他時間前來遊賞,以一個花藝師的角度來說,哥倫比亞花市販售的種類以生活花藝為主,故為大眾較為常見與喜愛購買的單品,例如玫瑰、百合、桔梗、向日葵與香草植物等,反若不如新考文特花市的販售種類,但花器則變化更多,每個店家引進的種類與風格不大相同,反而可以迷失在雜貨的世界裡不能自拔,逛了累了還可以喝杯咖啡,聽聽街頭音樂,體驗東倫敦特有的藝術情調。

動手DIY的生活花藝

遊逛當日正逢倫敦豔陽,唯一購入的是英國在地種植的薰衣草,因為當天中午要拜訪朋友,在英國的習俗,去別人家裡作客最好的伴手禮就是一瓶酒或一束花,這束薰衣草當天就成了與朋友3歲小女孩最好的DIY材料,我們把它做成了薰衣草香包,沐浴陽光漫溢的午後,感受香氣四溢的花卉生活,也許這才算是真實的「英倫生活花藝」!
哥倫比亞花市
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

地址:Columbia Rd, London E2 7RG
時間:Mon-Sat 04:00-10:00
交通:Hoxton Station步行8-10分鐘
 
延伸閱讀:起床囉!一起出發去新考文特花市Wake Up! Let’s go to New Covent Garden Market
 
Weekend Surprises 週末秘境  
喜歡 Weekend Surprises文章的朋友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與IG,有專文發表的時候會PO文通知喔!

起床囉!一起出發去新考文特花市 Wake Up! Let’s go to New Covent Garden Market

2/6/2019

 
圖片
不同於位於東倫敦且周日限定的哥倫比亞花市(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有著大量的觀光客朝聖與部落客分享文,新考文特花市(New Covent Garden Market)是個可以安安靜靜地漫步其中賞花的花市,唯一的缺點就是你必須早起,花市的營業時間為周一到周六的清晨四點到早上十點,比我們台北花市營業到中午還要早兩個小時關門,十足展現「早起的鳥兒才有『花看』」!
New Covent Garden Market 已經有近350年的歷史,可追溯自1670年始於柯芬園(Covent Garden),是一個義大利設計風格市場,每天供應販售食物與花卉。由於原址已沒有空間可以擴建,1961年選定在倫敦西南部的九榆樹(Nine Elms)建立新的市場,1974年在原Covent Garden做最後一次花卉販售後,就搬遷到現在的地方,歷盡四十多年的歲月,我們所看到現今的花市,是2017年啟用的新場域,空間規劃寬敞舒適,便捷地連動停車場,方便買花與賣花人工作的實用場地。
圖片來源:​New Covent Garden Market 官方網站

親近是日的花卉市場

身處倫敦市中心的新考文特花市目前供應大倫敦地區75%的花卉市場,幾乎所有的花藝師都會來此選購當季新鮮花卉,與法國巴黎的漢吉斯國際市場(Rungis International Market)不同,花市並不需要專業證件,一般人都可以來參觀選購,跟台灣的內湖花市相似,清晨多為專業人士批發,之後就變身為都會市民服務,是個親近是日生活的花卉市場,也是花藝師來倫敦可以輕鬆抵達做市場考察的好地方。

色彩排列的花卉陳列

花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歐洲花市大多喜歡使用色彩為分類系統,花市看起來十分有序,無論對於花藝師與市民來說,都可以透過色彩分類構思如何選購花卉,避免眼花撩亂亂買一通的窘境,套用色彩學的專業用語,就是「花卉所排列而成的色相環」,有學過花藝色彩學的朋友來這裡一定可以深刻感受,若總覺得歐美日本的花藝用色更為突出,想必也是因為他們生活中都可以感受到色彩的搭配與系統,而非透過理論學習的時候才開始接觸吧!

葉材資材的尋寶聖地

除了新鮮切花,這裡的葉材店鋪甚至比鮮花還要大,當你選購後,枝葉會送上推車,方便你直接推去停車場,有這樣的設計主要是英國的葉材、枝材尺寸上都比台灣還要大,較易讓花藝師進行大型作品的創作,後來經過法國花藝老師的分享才知道,歐洲的葉材材切尺寸比英國還要大,其次是美國,亞洲的尺寸最小,這點也展現的各國作品的尺度上,亞洲的作品尺寸的確也比較小巧精緻,歐美的作品比較碩大奔放,如果跟我一樣喜歡大型花藝創作的花藝師,一定會很羨慕這裡的葉材、枝材的選擇性。
 
花市內部也有資材店可以選購,花器的選擇更是多樣,許多大件的花器都是台灣較難尋找的到的風格與尺寸,想到行李箱也塞不下,只能留下無限遺憾了!

值得探索的官方網站

除了花市本身非常值得一訪,如果身處在台灣的朋友,也可以至官方網站上尋寶,最令人激賞的是網站Blog的文章,含括每月的季節花卉、每年的市場趨勢、單一花卉的深度介紹,包羅萬象的資訊讓人可以來挖寶。
圖片

​舉例來說,依照文章<The hottest floral trends for 2019>的介紹,崛起的花卉色彩是Peach & Coral,有著珍珠光澤的淡橘色,這讓人聯想到近年開始台灣市場上也可以找到這色系的桔梗,透過文章的啟發,可以讓花藝師有更多作品上的應用變化,文章中不僅僅介紹花卉,包含熱門的花器、葉材都有分析,可以從中獲得許多資訊,例如2019市場趨勢是乾燥花的回歸,於是近期有新的文章<A florist's guide to dried and preserved flowers, foliage & grasses>進行深度介紹。
圖片
圖片
當看到色彩趨勢的時候可以聯想到台灣市場有的花材,對於作品創作有很好的發想方向
圖片來源:​New Covent Garden Market 官方網站 / 永進花卉 洋桔梗小夏
乾燥花的歷史可以追朔自古埃及,維多利亞時期人們又開始喜歡乾燥花,爾後1950s、1970s-1980s英國都有流行過一陣子,近年來歐美已經比較少乾燥花的創作,反而是亞洲較為風行,但根據花市的文章分享,乾燥花的風潮又悄悄的在英國開始萌芽,這一類深度介紹的文章最後,都會有一個段落為『DESIGN INSPIRATION』,會有一些推薦的作品欣賞,都有附上作品創作者的連結,除了是作品創作啟發的好資源外,還可以快速的認識更多歐美的花藝師,這也是讓人不得不愛上官網部落格的關鍵因素。
新考文特花市
New Covent Garden Market
地址:Nine Elms Ln, Nine Elms, London SW8 5BH
時間:Mon-Sat 04:00-10:00
交通:Vauxhall Station步行17分鐘,或轉乘公車156、344、436至Riverlight Quay站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延伸閱讀:週日限定!500米也要逛很久的哥倫比亞花市 Open Sunday! 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 is not small. 
 
Weekend Surprises 週末秘境  
喜歡 Weekend Surprises文章的朋友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與IG,有專文發表的時候會PO文通知喔!


    Weekend Surprises 

    提供生活花藝&創意美術課程,在平日就會消失的教室,提供人們一段舒心療癒的週末時光!
    Training oversea in Spring 2019.
    See you in Summer!

    封存檔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九月 2020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類別

    全部
    倫敦秘境
    巴黎學花筆記
    巴黎秘境
    花市遊蹤
    英倫秘境
    課程花絮
    課程預告

    RSS 訂閱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Hours

Sat. 12:00-18:00
其他時段依課程時段開放

Email

[email protected]
歡迎來信洽詢
  • Home
  • About
  • COURSE
  • EVELYN
  • BLOG
    • 2021 週末花藝師的書單推薦
    • 2019 花藝遊學之歐洲散記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