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nch Riviera / Provence主題周 4th day 【懸浮 Suspensions 】 倒鐘式懸吊設計,運用植物藤蔓的自然性,打造花園感的花藝懸吊裝置。 -花材- 洋桔梗Lisianthus 豌豆花Sweet Pea 牡丹Peonie 歐洲雪球Viburnum (Snow Ball) 石楠Photinia 玫瑰 Rose Justine Rose Caramel Antike Rose Redo Champagne -過程- 【編織 The Macrame 】 運用編織技巧,將空酒瓶搖身變成精緻裝飾,懸吊在閃閃燭光中,成為對耀眼的花藝作品。 -花材- 繡球Hydrangea 松蟲草Scabiosa 豌豆花Sweet Pea 飛燕Delphinium 陸蓮Ranunculus 吊燈花Ceropegia -過程- 【偽裝 the Camouflage 】 垃圾桶華麗變身為花藝裝置,絕美的偽裝術是法式花藝的創意巧思。 -花材- 繡球Hydrangea 飛燕Delphinium 歐洲雪球Viburnum (Snow Ball) 紫丁香Lilac 橄欖樹Olive Tree 柏Thuya -過程- 延伸閱讀:【巴黎學花筆記 Day 1】徜徉在蔚藍海岸的耀眼藍紫,開啟Catherine Muller的一天
--------------------------------------------------------------------------- ✹✹✹週末秘境 2019秋季課程預告✹✹✹ 【基礎花束訓練班】 ⓵ Biedemeyer 圓形花束 ⓶ 法式浪漫 新娘捧花 ⓷ 自然風格 手綁花束 課程簡介與報名連結即將公告 French Riviera / Provence主題周 3rd day 【大型鄉村花束The Bush Bouquet “Maquis”】 運用樹枝交錯架構,製作手綁花束,放置於大型澆花器具的器皿中,呈現鄉村風味的大型花藝裝置。 -花材- 繡球Hydrangea 玫瑰 Rose Piaget Ohara Pink Rose 米香 Rice Flower 茉莉 Jasmin Vegelia 橄欖樹Olive Tree 紫羅蘭Stock 山楂Hawthorn -過程- 【牧歌 Bucolic Arrangement】 使用牧童雨鞋作為花器,將具有自然氛圍的植物插入,營造雨後即景的花藝作品。 -花材- 洋甘菊Chamomile 卡斯比亞Limonium 牡丹Peonie 松蟲草Scabiosa 法蘭西菊Leucanthemum 歐洲雪球Viburnum (Snow Ball) Lepidium gree dragon 玫瑰Butterscotch Rose -過程- 【多肉雕塑家 Succulent Sculptor】 運用多肉、香草植物、鮮花搭配出地景般的小型花藝雕塑。 -花材- 繡球Hydrangea 松蟲草Scabiosa 薰衣草Lavender Polygala 石蓮花Echeveria 玉樹Crassula 百里香Thymus -過程- 延伸閱讀:【巴黎學花筆記 Day 1】徜徉在蔚藍海岸的耀眼藍紫,開啟Catherine Muller的一天
--------------------------------------------------------------------------- ✹✹✹週末秘境 2019夏季課程招生中✹✹✹ ⓵ 不藏私 乾燥花製作筆記簿 ⓶ 舒心香草夏綠花圈 ⓷ 翠綠尤加利葉花束 課程簡介與報名連結 ➠ http://bit.ly/2GbVnyZ French Riviera / Provence主題周 2nd day 【南方風情牆飾花束 Southern Wall Bouquet】 運用插花手法表現花束樣貌,可做為空間牆面裝飾,或是婚禮布置巧思。 -花材- 繡球Hydrangea 泡盛Astilbe 卡斯比亞Limonium 豌豆花 Sweet Pea 芍藥Peony 玫瑰 Rose Rose Mansfield Rose Sweet Flow Rose Prince Jardinier Peonia -過程- 【概念植物The Conceptual Plant】 乾燥花與葉材混搭,應用蘭花盆栽所需水分不多的特性,創造利於養護的室內概念植物。 -花材- 蘭花Phalaenopsis 阿米芹Ammi 燕麥Chasmanthium 玫瑰Rose 莧Amaranthus 蒲葦Pampa -過程- 【古典香水花籃The Marchant Perfume】 選用裝置香水的古董花籃作為花器,創造兼具古典風與自然感的花籃作品。 -花材- 耬斗菜Aquilegia 繡球Hydrangea 卡斯比亞Limonium 豌豆花 Sweet Pea 紫丁香Lilac 星辰花Statice 鐵線蓮Clematis 玫瑰Symphonie Rose 矢車菊Centaurea -過程- ---------------------------------------------------------------------------
✹✹✹週末秘境 2019夏季課程招生中✹✹✹ ⓵ 不藏私 乾燥花製作筆記簿 ⓶ 舒心香草夏綠花圈 ⓷ 翠綠尤加利葉花束 課程簡介與報名連結 ➠ http://bit.ly/2GbVnyZ 決定來巴黎學花是個意外!在台灣先後學了乾燥花、荷蘭DFA、德式花藝後,本來只是想在倫敦度假的時候,也保持著弄花弄草的習慣,由於倫敦預先看好的學校,老師臨時2019春季不開班,因此,讓我轉戰巴黎,趟上Catherine Muller Paris Flower School 之旅。 不同於荷蘭花藝的裝飾性、德式花藝的自然感,法式花藝總帶著獨有的風格,就像是巴黎街頭的女子一樣,每個人都帶有自己的品牌風格,Catherine Muller源於歐式花藝之本,取材於大自然,營造法式浪漫的風味,課程設計上十分有創意,混搭了新鮮切花、大型枝葉、乾燥花、盆栽、香草植物、異材質、編織技巧等,除了培養對於花藝的基礎知識之餘,也十分尊重每個花藝師的獨創性,與在台灣學習花藝過程中,重複老師示範的學習歷程不盡相同,有著更高的自由性與創造性。 Catherine Muller Paris 學校招生以國際學生為主,目前以韓國學生為最多,因為Catherine年輕的時候居住過韓國一段時光,會說簡單的韓語,自然吸引了許多韓國學生,但其實學生的組成是很多元的,學習了兩周期間除了亞洲學生外,我還碰到了以色列、保加利亞,俄羅斯等國家的同學,感覺是可以一同感受各國對於花卉不同的詮釋,是一個很獨特的經驗。課程以每周一主題的方式呈現,每周上課四天,每天三件作品,是相當紮實的全職學生生活體驗。 接下來將用每天為一篇部落文章單元,介紹在巴黎學花期間的所有作品。 French Riviera / Provence主題周 1st day 【牧羊人花瓶The Shepherd’s Vase】 運用牧羊大型鐵口盆器進行花藝創作,創造自然風格的大型盆花裝置。 -花材- 卡斯比亞Limonium 大飛燕Delphinium 橄欖樹Olive Tree 紫丁香Lilac 繡球Hydrangea 鐵線蓮Clematis 耬斗菜Aquilegia -過程- 【百花香The Potpourri】 Potpourri原是放置於房間內薰香用的乾燥花材裝飾物,運用鮮花與香草植物的混搭,搭配乾燥肉桂果乾,創作更適合居家擺設的「百花香裝飾」。 -花材- 豌豆花Sweet Pea 洋桔梗Lisianthus 蠟花Wax Flower 松蟲草Scabiosa Iris 鳶尾花 繡球Hydrangea 戴高樂玫瑰Charles de Gaulle Rose 迷迭香Rosemary 月桂樹Laurel 百里香Thyme 鼠尾草Sage -過程- 【鞦韆The Swing】 團體創作作品,製作戶外鞦韆裝置,可應用於婚禮與節慶活動中。 -花材- 蘋果樹Apple Tree 歐洲雪球Viburnum (Snow Ball) 山楂樹Hawthorn 豌豆花Sweet Pea 玫瑰Rose Mansfield 繡球Hydrangea 卡斯比亞Limonium -過程- --------------------------------------------------------------------------- ✹✹✹週末秘境 2019夏季課程招生中✹✹✹ ⓵ 不藏私 乾燥花製作筆記簿 ⓶ 舒心香草夏綠花圈 ⓷ 翠綠尤加利葉花束 課程簡介與報名連結 ➠ http://bit.ly/2GbVnyZ 我對莫內花園的記憶,是一個時序入秋的雨天,巴黎冷得要命,我和姐姐搭著火車到韋爾農(Vernon)轉公車來到位於吉維尼(Giverny)的莫內花園,雨點落下的園區遊客顯得稀稀落落,工作人員還有興致與我們聊上兩句,以為我們是日本觀光客,冒雨遊園,故居前的花朵依舊耀眼,徒步到睡蓮池,大雨滂沱,雨間昏黑的色調,頗有莫內晚期睡蓮作品的油畫用色與其動盪筆觸,別有一番的遊園景致,是雨天獨特的況味,那是2004年的十月。 相隔15年後的春末,2019的五月,隨著媽媽來到巴黎旅遊,和朋友討論到是否要帶媽媽們遊莫內花園之時,想到15年前無緣的晴天,連我自己都很想要再訪莫內花園,於是促成了這次的旅程。 2004.10 15年前的莫內花園 2019.05 15年後的莫內花園 莫內醉心的花漾吉維尼 莫內花園位於諾曼第省的吉維尼,是一個在塞納河谷山坡上的小鎮,沿途風光皆是綠油油的大地,靠近吉維尼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居民用心妝點自身的小小花園,便知道即將抵達吉維尼。身為印象派的創始者-莫內(Claude Monet),是1883年舉家遷居至吉維尼,莫內來此的路徑就是巴黎開來的火車,當莫內來到韋爾農站,跟今日的我們一樣,發現了吉維尼「花」漾風貌,於是決心來此居住,一住就是43年,也創造了著名的睡蓮系列作品。 順應時序的花草養護 遙想莫內當時作畫風景 莫內花園(Fondation Claude Monet)分為三大區域,莫內故居、諾曼地園(故居前花園)與水上花園(睡蓮池),是由莫內的兒子為了紀念父親而成立的,園區裡不難發現有許多園藝人員穿梭忙碌,養護著這個遊客如織的景點。至今仍可從莫內當時採購種子的文獻上精準瞭解花園的品種,再透過繪畫作品與歷史照片不難勾勒出莫內當時的樣貌,但植物本是有生有滅,花園也非天天亮麗,為了不讓千里迢迢來訪遊客的失望,所以園區現在的種植方式,是兼顧當季花草與歷史風貌之後的平衡版本,希望花園開放的時候,都能呈現盛開花況的園區樣貌,遙想莫內創作的靈感之源。 擠.擠.擠 拍.拍.拍 人群中珍藏奇花異草 舊地重遊仍然感到無比新奇,來訪的天氣與季節不同,園區花草的樣貌與品種也不盡相同,跟著人潮擠擠擠,擠擠地走上木造橋搶拍紫藤花,擠擠地步下木造橋搶拍蓮花池,媽媽們與我們無異,拿出手機竭盡所能地把花草好好珍藏,想要拍下台灣所有不常見的品種,時光快速流逝不自知,總覺得不夠時間在這花園裡好好感受! 奧賽典藏中重遇莫內花園 幾天後,我們又在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遇見莫內花園,那故居前花園盛開的樣貌、家族在池上划船、日式木橋下的睡蓮、柳樹下的睡蓮,真實的花園變身著名的畫作,我們彷彿坐了時光機,從畫中走出來到現實,感受到莫內中晚期畫作的風格轉變,對於莫內花園這趟旅行做了一次華麗的總複習。 倘若真心要比較兩次的旅程,老實說那個記憶中還沒有過多的遊客、還沒有規劃大型紀念品區域、還沒有故居airbnb的15年前,雨中的莫內花園比較讓人心動,人潮帶來的是觀光的破壞、還是藝術的熱忱,這很難武斷去說,但這次春季的花園,可以看到盛開的花朵整齊排列,過於裝飾的表現風格,讓我感受到花園養護的「用心」與「刻意」,理性地知曉其用意,感性地排斥其發展,莫內這位藝術界的流行巨星,花園搖身變成「萬人演唱會」的場所,總是讓人無法適應。話雖如次,莫內花園仍然是值得推薦的巴黎秘境,只能說『早起來訪 避開人潮』,才是探訪秘境的最佳攻略。
陽光明媚的午後巴黎,來到位於塞納河左岸的巴黎植物園(Jardin des Plantes),來一趟植物之旅,作為我這趟春遊歐洲之旅的句點。 巴黎植物園歷史悠久,最初是由路易十三的私人醫生Guy de la Brosse於1633年所開闢的皇家草藥園,1640年升格為皇室花園,直到路易十四十代擴大範圍,收集、種植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成為一座皇家植物園,1739年經過法國自然主義者Buffon設計規劃,將園林延伸到蜿蜒的塞納河畔,逐漸成為巴黎人鍾愛的花草樂園。 在離開巴黎前一日,終於在朋友熱力推薦下來到這個花木繁盛、豐富多姿的植物園,沿著開闊的大道直衝玫瑰園,因為自從在巴黎皇家宮殿花園(Jardin du Palais Royal)裡邂逅玫瑰的美麗後,在巴黎賞花的重點總是圍繞在玫瑰身上,果然如同朋友的敘述般,玫瑰園裡花朵盛開爭奇鬥艷,午後時分巴黎人出來曬曬太陽之於,也穿梭於玫瑰園中欣賞其姿,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沉浸其中,已讓人忘卻分辨玫瑰品種,只想用眼睛收藏此景,著實讓我再度感受到巴黎人的感性鑑賞力! 你以為巴黎植物園的賣點就只是玫瑰園,那你就被我的主觀遊園動線牽制了,認真研究後發現,植物園的小徑花草簇擁下園區分為好幾個部分,包括玫瑰園、鷰尾園、自然生態園、植物花草典藏園、阿爾卑斯花園(高山植物園)、亞熱帶大溫室等,除了以植物為主體的園區,還開闢了休憩為導向的梧桐林蔭徑、旋轉迷宮、圓形自然劇場,綜合寓教於樂的植物園不僅僅如此,它還是法國最重要的一所自然科學博物館,園中包括五座自然歷史博物館、一座小型動物園、一所植物學院。 不禁感嘆!巴黎植物園,妳可以再豐富一點!豐富到不知道要怎麼介紹妳!早上朋友可以深深感嘆妳的礦物收藏,下午我又跌宕在妳的生態園與典藏園裡,這個巴黎秘境只來一天怎麼可以!其實,巴黎植物園也是著名的賞櫻勝地,一年四季如果你有機會來到巴黎,這裡都建議可以來舒心漫步。
巴黎植物園 Jardin des Plantes 地址:57 Rue Cuvier, 75005 Paris 時間:Mon-Sun 07:30-20:00 交通:Jussieu站步行即可抵達 延伸閱讀:玫瑰玫瑰我愛你!遠離喧囂的巴黎皇家宮殿花園 Weekend Surprises 週末秘境 喜歡 Weekend Surprises文章的朋友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與IG,有專文發表的時候會PO文通知喔! 玫瑰玫瑰我愛你!遠離喧囂的巴黎皇家宮殿花園 Rose Rose I Love you! Enjoy a relaxing life at Jardin du Palais Royal22/6/2019
玫瑰的故事說也說不盡!比較俏皮的一個是,某天邱比特不小心打翻了紅酒,酒紅色的葡萄酒流洩,灑落在白玫瑰的身上,讓花瓣染上了香醇的紅色,這就是紅玫瑰的由來,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說法。 在還沒有接觸花藝之前,老實說我不是那麼喜歡玫瑰,這次來到巴黎後,真的是徹底地改觀,果然花朵在戶外搖擺比在室內裝瓶更容易迷惑人,在巴黎的日子,我每周都會來皇家宮殿花園(Jardin du Palais Royal),雖然他就位在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跟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附近,距離歌劇院(Palais Garnier)也很近,但幾度來巴黎都沒有認真進去走走,雖然知道皇家宮殿有著最愛8.7公分條紋的藝術家丹尼爾‧布罕(Daniel Buren)所設計公共藝術 - 無數黑白大理石石墩與石柱有序佇立在中庭,但最終吸引我的是可以避開大批觀光客好好享受午後巴黎陽光的角落,而這個靜謐角落也種植了玫瑰,在此景之下,實在很難讓人不喜愛上玫瑰了吧! 與花生活的巴黎秘境 皇家宮殿花園兩側是樹林環抱,中央是一個噴水池,運用幾何造型排列出來的花園,長邊兩側種植了紅玫瑰與白玫瑰,短邊兩側則是可以走進去的小小休憩區,長椅旁亦種滿了庭園玫瑰,只要是有陽光的午後巴黎,可以看到噴水池擠滿了曬太陽的民眾,玫瑰花前忍不住掏出手機狂拍的民眾,樹下吃冰淇淋納涼的民眾,玫瑰花旁午睡讀書聊天的民眾,人們與花生活的點滴是我最喜歡的巴黎秘境! 忘卻喧囂的玫瑰洗禮 如果能有機會多走幾趟巴黎的人應該可以理解,觀光客充斥的小巴黎是非常不巴黎的,當然經典的巴黎城市景象是在小巴黎,但生活在小巴黎只會感到擁擠不安,把禮讓遺忘的都會緊張加乘把醜陋強化的治安敗壞,會讓人對於巴黎的壞印象推向深淵,偶爾能在這樣悠閒的小角落,用玫瑰當作起點,重新體驗巴黎人該有的浪漫悠閒,感受他們對於美麗事物的感知力,終於讓人對於巴黎的好印象又提升了一點點。 C'est très jolie 此時的皇家宮殿剛好碰上玫瑰展,長廊旁邊還有擺放株株玫瑰盆栽,多樣的品種在園中爭奇鬥艷,偶而還能碰上一些自豪的法國老奶奶,硬是要幫你介紹這些品種的法文名字,或是硬要重複『C'est très jolie』想要得到你的認同,是真的很美啦!但奶奶,不是每個人都會說法文啦!喃喃自語自顧自講話的法國人,還是要搭配玫瑰與公園才會讓人覺得可愛! 巴黎皇家宮殿花園
Jardin du Palais Royal 地址:2 Galerie de Montpensier, 75001 Paris 時間:Mon-Sun 07:00-23:00 交通:Palais Royal Musée du Louvre步行即可抵達 延伸閱讀:【倫敦秘境】漫步諾丁山!紫藤花下最幸福的時刻!Notting Hill! Happily Encounter with Wisteria Flowers Weekend Surprises 週末秘境 喜歡 Weekend Surprises文章的朋友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與IG,有專文發表的時候會PO文通知喔! 來英國已經錯過了櫻花季,3月的一周好天氣已經把櫻花逼上枝頭又凋落,等4月的時候,我已經看見葉子上櫻花樹稍,但事情總是有好有壞,緊接著的紫藤花,真的是美不勝收! 一般來諾丁山(Notting Hill)的遊客,可能是追尋電影新娘百分百,想在休格蘭(Hugh Grant)與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相遇的書店,感受異國的浪漫情調,或是喜歡在波多貝羅市集(Portobello Road Market)裡淘寶,迷失在骨董、古著、美食的環抱,亦或者是來參加一年一度的諾丁山嘉年華(Notting Hill Carnival),但我卻迷戀在這一區的花草,人們種植的花園,以及當季限定的攀藤植物 – 紫藤花(Wisteria)。 轉角遇見紫藤花 出了地鐵站,盲目地跟著觀光客的人潮走,就可以走進市集,不用留心在路線方向,直接印入眼簾的就是轉角的紫藤花牆,閃耀的陽光為它們打上的聚光燈,彷彿它們就是這齣舞台劇的最佳主角。 東洋花卉英倫攀藤 紫藤花源於東亞與北美,很難想像遍布中國與日本的花種,如何飄洋過海攀藤在英倫的尋常百姓家,也許是那東洋的風味,讓歐洲人十分喜愛吧!其實不只是諾丁山區,倫敦的街角也蠻容易遇上紫藤花的,大都出現在公寓前的小花園裡,真的是『生活裡的花藝』!而非刻意造景的景觀植物,這點與在台灣賞花不同,台北最著名的紫藤花秘境,就屬位在社子島台北花卉村,或是淡水的子曾咖啡園,若是想要在台北街頭上巧遇紫藤花,這機率不大,這次來到英國真的又再度感受『花草生活的融合』,感受到大眾對於植物園藝的喜愛與生活應用。 春回大地的藍色雨季
像是春回大地撒落的一場藍色雨(Blue Rain)一般,能在倫敦街角不斷遇上,真的是十分幸福!如同紫藤花語所道出的『對你執著,最幸福的時刻』、『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即使到了六月,回到台灣的我,還是對於紫藤花依依不捨,期待下個春季再遇見! 延伸閱讀:Scottish Yellow 在蘇格蘭重新認識黃色 Weekend Surprises 週末秘境 喜歡 Weekend Surprises文章的朋友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與IG,有專文發表的時候會PO文通知喔! 來到巴黎最渴望去的秘境景點就是「漢吉斯國際市場」(Rungis International Market / Marche International de Rungis),市場位於巴黎南邊,靠近Orly 機場,依據官方網站資料,占地234公頃,超過1200個公司,部門分類包含蔬果、肉品、水產、乳製品、園藝與裝飾,每年可以創造90億歐元營業額,供應歐洲1億8千萬的消費者,是一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國際性大型批發市場,但並不具有拍賣功能。 碩大是美的批發花市 花市就屬於園藝與裝飾(HORTICULTURE AND DECORATION SECTOR)這個部門,初來乍到真的是被規模給震攝住,手機的拍照功能已無法紀錄,單就這個部門就包含了一個面積2,2000平方公尺(6,655坪)的空調館舍為切花與葉材區,三棟加熱建築為盆栽區、兩間溫室,五棟混合式倉庫為居家植物與雜貨裝飾品區,所以當台灣的朋友在網路上問我花市的情況,我一時語塞無法形容,只說了:『嗯!真的很大!』 鮮花區保有了歐洲喜歡色彩排列的風格,並且有些花商是專門販售法國本地的鮮花,這次去的時間為四月底五月初,剛好是玫瑰花期的開端,花市中出現許多僅產於法國的玫瑰,我跟同學們都駐足許多時間仔細欣賞。 專業切花與常民美學 市場的切花是僅提供給專業人士的批發市場,與英國倫敦新考文特花市(New Covent Garden Market)不一樣,非持有專業證件的人士是無法購買鮮花與葉材的,想要來參觀的人,需到官方網站報名Tour,為觀光性質的介紹與導覽,這次非常有幸是跟著花藝老師來參觀,多了份悠閒外,可以更專注在花卉市場的部分,而居家用品與裝飾雜貨則是一般人都可以開車來選購的地方,不難理解為什麼歐洲人居家的氛圍都非常有美學素養,從批發市場的規模可以看到本地具有的市場與文化,這就是我們台灣缺乏的生活文化啊! 雜貨區的風格多樣,從居家自然、婚禮布置、當代風格、北歐極簡通通都有,琳瑯滿目目不轉睛都不足以形容,有些店家甚至在倉庫區有三層樓之大,雜化除了依照風格擺設,有些依照顏色擺設,哪個花藝師來這裡不會失心瘋呢?!我的同學就有一位說:「待在這裡一整天都逛不夠!」這種體會真的需要親自走一趟的人才可以了解吧! 有機會來巴黎的朋友,漢吉斯國際市場(Rungis International Market / Marche International de Rungis)絕對是不可以錯過的巴黎秘境!
漢吉斯國際市場 Marche International de Rungis 地址:94150 Rungis, France 時間:Tue、Thu 03:00-11:00、Fri 04:00-11:00 上列為花市營業,盆栽區與雜貨區營業到下午16:00-18:00不等 延伸閱讀:巴黎原點,遇見聖母院和西堤島花市 延伸閱讀:起床囉!一起出發去新考文特花市 喜歡Weekend Surpeises文章的朋友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與IG,有專文發表的時候會PO文通知喔! 來到巴黎的第一天,依照慣例就想要去看一眼西堤島(Île de la Cité)上的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然後去聖路易島(Île Saint-Louis)吃貝蒂永冰淇淋(Berthillon Glacier),這個專屬於我個人的儀式,是因為姐姐還在巴黎讀書的暑假,飛機剛到巴黎嚴重時差就被抓去跟聖母院拍照,留下一張非常睡眼惺忪的合照,以後長途跋涉到巴黎,都覺得應該要來這裡看看走走。 聖母院大火後的蕭瑟 4月15日我還在英倫遊蕩的時候,用餐時刻臉書就被聖母院大火的新聞洗版,一開始是震驚,一路到尖塔倒塌,台灣親友已經沉沉睡著,歐洲朋友正在議論紛紛,內心情緒的震盪是很神奇的經驗,雖然不自己文化的失落,但卻也能從中感受到一些共鳴,參與了一項全球性的歷史事件,在旅行中是個記憶非常深刻的時分。兩年前才被台灣兩位朋友拖著爬上聖母院,也是生平第一次這麼認真爬了幾十層樓,如今只剩下慶幸自己曾經這麼瘋,在被會寫進史書的文化遺跡上,也踏上了自己的足跡。 4月29日的聖母院似乎從大火中恢復了些平靜,門口致敬的鮮花已漸漸乾燥,周邊道路封鎖了幾乎半個西堤島,周圍仍有許多來拍照紀念的觀光客,我最懷念聖母院後方的花園,已經不能在綠蔭下躲太陽吃三明治,連花朵都無暇顧及,在春意盎然的巴黎,此刻的風景顯得非常蕭瑟,連聖路易島上的冰淇淋也背棄我,大門深鎖,個人儀式也就此結束,轉向去西堤島上的花市(Marché aux Fleurs)。 非關專業的西堤島花市 下午的花市開門的店家不多,法國花藝師都說這是個給觀光客參觀的花市,也許是什麼觀光書上曾經有寫過,所以讓人誤以為這就是巴黎的花市,真正專業的花藝師都會去南邊的漢吉斯國際市場(Rungis International Market),儘管如此,我還是在Marché aux Fleurs『觀光』地非常開心,專業不專業不重要,真心喜歡花草植物的人,都可以在任何的小角落發掘一些小確幸。 法式街角的生活風格 在巴黎任何一個轉角都可以發現花店,其實不用刻意來到花市,街角常有許多驚喜,Marché aux Fleurs只是集合了這些驚喜做一次性的奔放展演,的確就像是一場不精緻的煙火秀,初次乍看十分震撼,再度細探的話,還是會懷念路上的街邊店,感覺才有所謂法式的風格品味,例如漫步的今日,路過的花園、街邊的紫藤花、聖路易島上的小花店,才能深刻感受生活中的花藝。 延伸閱讀:目不轉睛!為專業人士打造的漢吉斯國際市場 Eve-catching! Rungis Market is designed for professional florists
Weekend Surprises 週末秘境 喜歡 Weekend Surprises文章的朋友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與IG,有專文發表的時候會PO文通知喔! |